新大學新聞系主辦,歡迎蒞臨指導
「2010新聞的公共性與科技文化」學術研討會
近年來,台灣新聞媒體的快速發展,除了傳播法規與政策之鬆綁外,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ㄧ就是新傳播科技的蓬勃發展,新聞媒體之運作不僅打破了時空的限制,更要求時效性。而目前台灣新聞媒體以政治事務,特別是選舉的報導作為新聞之主軸,在政黨政治和政黨輪替執政已成為台灣政治的常態的同時,民主政治的日益鞏固與深化,使得各級中央及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成為台灣政治生態重要的一環,同時扮演見證者及提倡者角色的台灣媒體展現不容忽視的影響力。
而新聞媒體對政治事務,特別是對選舉的報導,使得選民的政治知識、政治態度,乃至於投票抉擇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而身處「媒體政治」時代,和網路科技的普及創新,政黨和政治人物無不思考如何運用新聞媒體來促進自身政治利益的極大化。而媒體與政治的緊密連結,更成為關心台灣民主政治的人必須面對及思考的問題。
展望2010年,五都選舉絕對是台灣政壇的重大事件。以政治局勢而言,五都選舉的結果不但會反映出國民黨和民進黨兩大政黨的消長,也會衝擊台灣未來的國家整體走向。從地域發展的角度來看,五都(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的誕生,將會促進台灣各地區的均衡發展。各個都會內的政經、社會,以及文化特色將得以彰顯,進而打破南北發展失衡的現象。此外,五都的形成,也讓台灣的新聞媒體必須重新思考及佈局其未來的報導策略。透過對於各大都會的政經要聞報導和民意反映,台灣政府和民眾能夠了解彼此的想法,新聞媒體也得以避免在報導角度方面,有所謂的台北觀點之出現。因此,今年的五都選舉對於台灣社會各層面的發展,絕對有重大意義。
五都選舉的日益白熱化,促使我們想要對於台灣的政治、選舉和新聞媒體的關係加以深入探討。藉由本次研討會的舉辦,我們得以再次審視台灣的政治發展和新科技傳播過程。面臨當今台灣政治及媒體均呈現一片亂象,我們更需要思考新聞媒體在民主政治的功能,以及新聞媒體應該如何促進新聞公共性的健全發展和永續經營。藉由本次學術研討會的舉行,期盼各界能夠對台灣的「媒體政治」現象嚴肅地省思。並希望藉由彼此的學術交流和腦力激盪,來帶動並提升台灣政治傳播及新聞公共性研究的發展與創新。
壹、 會議主題:
主題一:政治傳播
1.選舉、媒體使用行為與媒體效果
2.政治與選舉活動媒體策略
3.選舉新聞與政治新聞報導
主題二:新聞實踐的公共性
1.公共或公民新聞學的實踐
2.社區傳播
3.新聞報導的公共性之探討
4新聞教育與新聞識讀.
主題三:新科技與新聞文化
1.新聞實踐的數位化
2.媒體匯流對新聞專業化的影響
3.閱聽眾與線上新聞使用
貳、 辦理單位:
本研討會由新聞學系(所)舉辦,廣泛徵求產、官、學界合作對象共同參與,並聘請學界教授擔任審稿委員。
參、 活動方式:
一、 以論文發表為主。
二、 邀請學者與實務界人士共同與會,促成彼此間交流與對話。
三、 歡迎學生論文發表,邀請學者主持會議、評論。
四、 出版論文集,廣為流傳,藉以擴大、分享學術交流成果。
肆、 預期成效:
一、增進本所學術研究風氣,提升學術聲望。
二、確立研究所發展領域與特色。
三、增進學術界與實務界的彼此了解與交流。
四、帶動並提升台灣政治傳播研究的發展與創新。
伍、 會議日期:
2010年10月29日(週五)
陸、 會議地點:
一、 發表組:世新大學管理學院二樓國際會議廳
二、 壁報組:世新大學管理學院一樓中庭
柒、 議程安排:
每場九十分鐘,場次休息時間二十分鐘,採單日單議程制。各場時間分配為論文發表人各15分,共45分鐘。評論人各10分,共30分鐘。現場交流時間15分鐘,合計90分鐘。同時,本研討會也安排壁報組發表。
捌、 投稿與審查:
採公開徵稿方式,以三千字摘要為宜,也開放全文投稿。摘要內文須包括問題意識、初略文獻探討、研究方法、預期成果、參考書目。論文審查方面,每篇稿件均聘請兩位學界人士審查,以維持論文品質與水準。此外全文繳交時,若經發現標題,內文與先前摘要明顯不符者,將剔除發表資格。
執行與流程進度:
時 間 |
預 定 進 度 |
2010年3月3日 |
通過研討會計畫 |
2010年3月 |
完成DM及海報設計,發佈研討會訊息 |
2010年4月 |
加強訊息散佈、主動邀稿 |
2010年8月30日 |
投稿截止日 |
2010年9月6日 |
開會討論審稿委員名單 |
2010年9月6日至9月25日 |
審稿 |
2010年9月28日 |
開會決定錄取名單 |
2010年9月30日 |
公布錄取名單 |
2010年10月1日-10月9日 |
論文評論人、主持人、座談嘉賓邀請 |
2010年10月29日 |
活動舉行 |
2010年11月19日 |
完成結案 |